11 一份高能量生产力指南,终结你的内耗、拖延与疲惫 | Feel Good Productivity
Description
【关于本期🎤】
你是否也曾陷入过“三天打鱼,两天晒网”式的努力怪圈?我们总想靠打鸡血、靠意志力或自律去解决问题,结果却发现自己常常在原地打转,最后身心俱疲。如果死磕到底的“蛮力”不能解决问题,那我们又该如何实现真正可持续的高效能呢?
这个困扰了无数人的难题,或许能在我们本期分享的《Feel Good Productivity》中找到答案。它提出了一个颠覆性的结论:真正的高效,源自“好心情”。这并非一句简单的“鸡汤”,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就证明了:仅仅是一小袋糖果带来的愉悦,就能让参与者解决难题的成功率显著提升。原来,内心的愉悦感,才是解放我们思维、提升创造力的关键。
所以,今天我们就将化身“生产力科学家”,一起解码‘感觉良好’高效能的底层逻辑。我们会像工程师一样,探索为自己注入能量的三个“能量源”,精准移除导致拖延的三个“绊脚石”,并最终学习如何打造一个让我们终身受益的“高效能永动机”。
现在,不妨和我们一起,开启这场自我关怀的高效能探索。希望它能帮你找到一种全新的、可持续的努力方式——它不依赖于消耗和挣扎,而是充满了轻松、愉悦与自洽的成就感。
【时间线🕔】
Part 1:引擎启动——为什么越努力,越痛苦?
00:00:06 颠覆你的“努力观”:从“努力陷阱”到“感觉良好,才能做得更好”的核心转变
Part 2:引擎燃料(Energise)——如何科学地为自己充电?
00:04:43 燃料一:玩乐 (Play)——把“玩”的精神,融入工作与生活
00:05:01 诺奖得主费曼的故事:玩,才是顶级创造力的来源
00:07:58 如何“玩”?为自己选择一个“玩乐人设”,或像间谍一样开启“支线任务”
00:13:51 如何在枯燥中“玩”?把工作看成一场可控的“实验”,真诚但不较真
00:17:39 燃料二:权力 (Power)——找回生活的主导权
00:18:09 “自信开关”:像你的榜样一样思考和行动,会发生什么?
00:23:08 “教学相长”的魔力:当领导向尔蓝请教,一个良性循环就此开启
00:25:13 掌控你的心态:“To-do lists”到“Today's Win”的微小转变,为何能带来巨大能量?
00:26:39 燃料三:人(People)——构建积极的社交能量场
00:27:20 关键心态转变:不再视他人为“竞争者”,而是并肩的“战友”
00:30:25 “富兰克林效应”:为什么一次真诚的求助,反而能“化敌为友”?
00:33:22 积极沟通的艺术:让好消息加倍快乐,让坏消息不再伤人
Part 3:引擎排障 (Unblock)——如何系统性地战胜拖延
00:37:30 故障一:不确定性 (Uncertainty)
00:38:13 拖延的根源:我们的大脑如何因“看不清前路”而瘫痪
00:40:01 清障思路:用“为什么、是什么、什么时候”三问法化解迷茫
00:48:17 故障二:恐惧 (Fear)
00:49:10 命名你的恐惧:用一盏语言的“聚光灯”,照亮它、削弱它
00:51:53 拉长时间的视角:用“10/10/10法则”看清恐惧的“保质期”
00:54:20 战胜你的恐惧:神奇的“蝙蝠侠效应”与“聚光灯效应”
00:55:49 故障三:惯性 (Inertia)
00:56:51 克服启动惯性:用“五分钟法则”和改造环境来减少摩擦力
00:59:08 关键心态:学会原谅自己,打破“破罐子破摔”的循环
Part 4:引擎保养 (Sustain)——如何为自己打造一台“永动机”
01:01:03 保养方法一:节省能量 (Conserve)
01:01:32 学会拒绝:用“能量投资组合”清单,专注真正重要的事
01:05:50 高质量休息:揭秘最高效员工的“52/17”工作休息节奏
01:09:44 保养方法二:补充能量 (Recharge)
01:10:06 你的放松方式,是在“充电”,还是在“漏电”?
01:11:01 高效充电三件套:用CALM法则找到滋养型创造活动;接触自然以提升专注力;允许“无心”发呆激活大脑
01:18:13 保养方法三:校准方向 (Align)
01:18:13 人生罗盘校准法:用“葬礼法”和“生命之轮”找到你的核心价值观
Part 5:总结与推荐
01:24:38 本期推荐
01:27:08 尔蓝的“私心”推荐:一门改变身心觉知的瑜伽课
【能量加油站⛽️】
- 假如你现在有一件不想做的事情,那么问问自己:如果这事好玩儿,会是什么样子?你会换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做这件事吗?
- 失败从来都不只是失败。每一次失败都是一次邀请,促使你尝试新事物。
- 记住,如果你决定不了工作的内容,你还可以选择工作的方式。
- 按照戈尔维策的说法, “执行意向”的最佳公式是条件陈述: “当X发生时,我会做Y。 ”
- 怎样把“什么也不做”的时间融入我们的生活呢?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一周内主动安排一些“什么也不做”的时间。
【本期推荐🤩】
《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》史蒂芬·柯维
《早起的奇迹》哈尔·埃尔罗德
《奇迹公式》哈尔·埃尔罗德
《银河帝国》(全15册|美剧《基地》原著)艾萨克·阿西莫夫
或者老师的油管账号:Satvic Yoga